6月21日至22日恒盛策略,广东省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(以下简称“政促会”)主办的2025新时期医药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在惠州顺利召开。
会上,政促会党建智库首席专家和特聘专家获颁聘书。同时,政促会名誉会长亓玉台,副会长郗芳受常务副会长陈祝生委托,党建智库专家梁道刚、宋儒亮、吴子刚等14位专家围绕会议主题作经验分享与交流,共同为推动医药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建言献策。
高质量党建是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保障,然而当前医药领域的思政工作面临着“缺少抓手”困境,存在落实难、办法少、空话多、无样板等问题。
如何走出困境?会上,亓玉台谈了几点思考,提到要夯实党建“四有”(班子有作为、支部有方法、党建有品牌、单位有典型)工程基础恒盛策略,用好使基层党建走出低层次循环的这个有力抓手,形成新的工作格局。
郗芳认为,善用“抓手”能让抽象的工作任务变得具体可操作,做到聚焦重点,精准发力。“四有”工程是高质量思政工作的“抓手”,提供了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,确保正确工作方向。
近年来,政促会在不断探索研究的基础上,创新提出了“四有”工程。它是围绕实现高质量思政工作这一目标形成的一整套具有易操作、见效快、可复制、可推广等特点的工作机制。
座谈会上,郗芳分享了“四有”工程具体内涵及作用:
一、班子有作为,即班子自身建设有作为,领导单位党的全面建设有作为,以医疗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有作为,是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力量。
二、支部有方法,即思想政治工作要有因时、因地、因人而异的方法,推动工作落到实处,是推动思政工作落地的关键环节。
三、党建有品牌,即提升党建工作质量,注重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亮点,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恒盛策略,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重要载体。
四、单位有典型,即坚持以点带面,学有榜样,形成一马当先,万马奔腾的政治局面,是提供鲜活案例的生动实践。
目前,“四有”工程已在一批单位“落地生根”,并与业务深入融合,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,包括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、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、人之初杂志社、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、广东省中医院、佛山市中医院等,多个引入“四有”工程的公立医院被省市及国家授予典型优秀案例。
作为座谈会承办方,华润医药商业集团在党建工作方面也有着创新实践,探索形成了红色领航、红色队伍、红色堡垒、红色文化、红色引擎“5R党建创新工程”,总结有“三个一”“一看二学三做”“1+N+1”等工作法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红色动力,让党建成为看得见的生产力。值得一提的是,华润复大医药引入“四有”工程后,正以其为抓手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思路、新方法,持续创新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新模式、新路径。
亓玉台表示,“四有”工程的成功实践表明,思想政治工作需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,以系统性机制破解“缺乏抓手”困境,这为新时期医药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。
【供稿单位】广东省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
【频道编辑】周丽娜 陈冰青
【文字校对】华成民
【值班主编】刘龙飞 郭芳
【文章来源】南方杂志党建频道
双悦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